经过了那天朝堂之上的事情之后,但凡是武曌在朝廷之上有任何的问题,不论是是什么,所有的朝臣都会各抒己见,一扫沉闷的早朝气氛,而武曌对此很是满意,她要的就是所有的朝臣能给她无数的思想碰撞出的火花,她需要这些智慧的结晶来为她的大周,她的江山服务。
她需要这些贤臣就如同她需要那些酷吏一般的,她需要贤臣替她打理江山,也需要酷吏替她监督臣下,只有这样将这些臣子们都牢牢的抓在手心里,她才能放心,才能真正的垂拱而治。
或者是人老了,武曌最近一年尤其喜欢整理以前的东西,从这些以前的东西里回忆她的从前,回忆她的芬芳岁月与这一路的经历。
“啪嗒,”上官婉儿正在帮着武媚整理这些以前的东西,无意拿起一本书的时候一面小小的铜镜掉了下来,铜镜上可这一排排的金文小字。
“陛下,您看,这是什么?”上官婉儿好奇的将铜镜递给了在一旁批阅奏折的武曌,“陛下,从前怎么没见过这面铜镜?夹在这书里,掉出来了,陛下,您瞧瞧。”
这面铜镜武曌倒是见过,当初她还只是个武才人,初入宫闱的她因为能有信伺候在太宗皇帝身边,所以有幸能见过这面铜镜,只是当初不是说太宗皇帝的随身之物都已经陪葬了么,怎么遮面铜镜倒是还在?当时她就想看着铜镜,奈何太宗皇帝总不许人碰,后来多方打听,才知道这是魏征以前给太宗皇帝的上书,看来这是很重要的上书,否则太宗皇帝想来也不会特意刻在铜镜上如此宝贝。
武曌想着,便细细的看着这上头金文的内容:
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安,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将崇极天之峻,永保无疆之休。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德不处其厚,情不胜其欲,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
凡百元首,承天景命,莫不殷忧而道著,功成而德衰,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岂其取之易守之难乎?昔取之而有余,今守之而不足,何也?夫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竭诚则吴、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虽董之以严刑,震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奔车朽索,其可忽乎?
君人者,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惧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罚所及,则思无以怒而滥刑。总此十思,宏兹九德,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则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文武争驰,君臣无事,可以尽豫游之乐,可以养松乔之寿,鸣琴垂拱,不言而化。何必劳神苦思,代下司职,役聪明之耳目,亏无为之大道哉?
上官婉儿一旁跟着武媚一字字的看下来,待到看完,惊呼:“陛下,这可是治国的良策啊,真是可惜了,竟然夹在书中不见天日。臣女私心里想着,陛下,若是能做到这十思,且不说别的,陛下至少不必如此辛苦啊。”
武媚斜睨了上官婉儿一眼,缓缓道:“虽董之以严刑,震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婉儿,这话你怎么看?”
武曌如是问,上官婉儿却是一惊,她知道,这是武曌联想到了最近武氏的几个王爷和太平公主来与她说的事儿了,事关来俊臣暴虐行径,可是源头却又是在武曌的身上,这话,上官婉儿着实不知当如何说起。
“婉儿不必忌讳,这里只有朕和你两个人,你只管说来便是,哀家不会怪你的。”武曌浅浅的说。
上官婉儿深吸了口气,在心中将想要说的话整理一遍才说道:“陛下,臣女觉得,乱世方用重典,然我大周如今国泰民安,风调雨顺,酷吏着实是让整个神都都笼罩在一片恐怖之下,更甚者,酷吏处处以陛下的名义欺压百姓朝臣,如此一来难免不会让人陛下产生怨恨,依着臣女的意思,不如就借着公主的事情,将那些酷吏办了。”
“办了?他们都是朕当初的亲信,若是办了,岂不是让人说朕凉薄?”
“陛下,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民怨载道,恐对江山不利,陛下若是不能当机立断,顺应民意,怕是……”
“难道他们还敢造反不成?”
“陛下,人心可畏。”
武曌闭眼点了点头,上官婉儿看不透她的想法。武曌却是想到了日前她的太平公主满脸泪水的跑到她的面前,说来俊臣居然想要罗列她的罪状,要将她和武氏的王爷处置后快。
“去办吧,干净点。”武曌无奈的吩咐道,上官婉儿与太平的关系她是知道的,其实来俊臣威胁到了太平,她便有了这心思,只是迟迟没有动手是怕人说她凉薄,如今上官婉儿这般说来,再加上这魏征额上书,武曌却是想通了这其中的关节。
“将这铜镜还是放在朕额龙案之上,太宗皇帝曾说过,以铜为镜可正衣冠,以史为镜可知兴替,以人为镜,可知得失。如今,便将此物至于朕面前,让朕可每日反思朕的得失。”武曌吩咐了一声之后,便继续埋首于奏折之中,朝廷上的事情实在是太多了。
次日,上官婉儿将拟好的诏书给武曌过目后,武曌盖上了国玺,早朝的时候,上官婉儿将诏书宣读之后,举国欢腾,来俊臣等一干酷吏锒铛入狱,来俊臣更是处以极刑,仇家纷纷争食其肉,片刻便生食殆尽。上官婉儿将这些事情告诉武曌的时候,武曌不免也是打了个寒颤,若不是这面铜镜,若不是太平公主的哭诉,若不是上官婉儿的劝说,或者以后就她自己被百姓生食其肉了。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